正规实盘配资平台可以从不同方向形成交叉火网
前言:南沙群岛覆盖面积约为1,600万平方公里,由100多个岛屿、滩岸礁石及沙洲组成。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填海造岛工程,目标是建立东南沿海和南海的战略缓冲区,增强对南海的监控能力,并压缩外来军事活动的范围。太平岛是该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若有需要,解放军的登陆部队是否能够成功占领太平岛,值得探讨。
一:太平岛的简史
太平岛位于东经114度22分、北纬10度23分,面积为0.4896平方公里,步行环岛只需约40分钟。它距离高雄约860海里,距离东沙岛660海里。自古以来,太平岛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933年,法国派遣探险队占领了西沙和南沙群岛中的六个岛屿,其中包括通过武力驱赶太平岛上的日本渔民和商人。尽管日本在这次事件中受损,但因考虑到法国的实力,未立即派兵夺回,但并没有放弃此岛的控制。1935年,日本设立了“开洋兴行株式会社”,以开采磷矿为名,前往太平岛开展活动,引起法国方面的警觉。法国随即派遣军舰载运30名越南人到岛上,意图营造长期定居的局面。
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法国政府未能顾及远东,日本趁机将南沙群岛划入其领土。1939年3月,日本军队首先从法国手中夺取了西沙群岛,随后又攻占了太平岛,驱逐了岛上的越南人和法国驻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将太平岛建设成了南进的前线据点,设立了电台、气象站、灯塔、淡水池和营舍,并派驻陆战队、气象情报队、通信队和侦察机部队。1944年,日军还设立了潜艇补给和支援基地,但在1945年5月1日遭到美军空袭摧毁,守军随后撤离。日本战败后,美国海军派遣三艘军舰前往太平岛进行勘查。
法国趁国民政府未派军驻守南海诸岛之前,首先占领了一些岛屿,并且派遣军舰频繁在南海诸岛进行巡逻。1946年10月5日,法国一艘扫雷艇在太平岛上立下石碑,中方对这一行为表示强烈抗议,并派出相关单位组成西沙、南沙视察组,实地勘察和绘制地图,并制定了岛屿建设的计划,包括岛屿命名、港口设施、移民安置及开发方案等。1946年12月12日,由太平岛、永兴岛及中业岛、中建岛等登陆舰组成的两个分队,携带电台和海军独立第2排及物资进入太平岛,并在岛上举行升旗立碑仪式。
1950年,解放军成功解放海南岛,国民党军在1950年5月5日撤出永兴岛和太平岛的守军。国民党军撤离后,菲律宾人开始进占太平岛及其他岛屿,并开展磷矿开采。随着菲律宾在南沙群岛的频繁活动,国民党军于1956年分别派遣立威、威远和宁远部队,三次巡逻南沙,并拆除了菲律宾在岛上的设施,重新在太平岛等岛屿竖起石碑并举行升旗仪式,将南沙改为守备区,并派遣海军陆战队驻守太平岛。2000年起,驻守太平岛的任务由海巡署人员接替,至今仍由他们负责。此外,太平岛东南约13公里的敦谦沙洲,原本由太平岛驻军派遣分遣队驻守,但越南在1974年趁国民党军因躲避台风而撤离之机,派兵占领并至今控制该沙洲。
二:目前太平岛的防卫
目前,太平岛隶属于高雄市旗津区管理,2000年以前曾驻扎一个海军陆战队。自2000年以后,海军陆战队撤出,现由海巡署南部巡防局南沙指挥部(代号22140)负责指挥。常驻岛上的工作人员有200余人,此外,还有部分海军气象站人员以及空军的地面支援单位。岛上的管理划分为五个区队,分别是警卫、派工、水电、通电和膳食,每个区队由一名士官长担任分队长,指挥结构包括中队长、副指挥官及指挥官。与一般海巡人员的黑色制服不同,驻岛的海巡官兵大多来自海军陆战队,他们依然穿着陆战队的虎斑迷彩,并使用大量原陆战队留下的装备。
岛上的最大口径火炮是76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安装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内,尽管已经退役,但状态保持良好,是否仍可使用尚不清楚。此外,还有四座美制M1型40毫米高炮,使用40x311R型弹药,最大射程超过7000米,且有效射程达到4000米。这些火炮被安置在原陆战队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炮堡顶部,射界不仅覆盖太平岛及其周边海域,还能同时执行海面防护和防空任务。连续射击的威力足以对软性目标、登陆艇甚至小型军舰造成重大威胁。岛上还装备了大量的20毫米高炮,射速可调节为每分钟200发或1200发,有效射程为2000米,这些高炮同样安装在炮堡上,可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网。
岛上口径最大的火力是四门T63型120毫米迫击炮,每门迫击炮重约120公斤,最大射程可达到6100米,射速为每分钟5至10发。此外,还有T75型81毫米迫击炮,重量约为40公斤,最大射程为4800米,射速最大可达到每分钟30发,正常射速为每分钟8至15发。这些迫击炮可拆解后由人力搬运,紧急情况下只需将其转移到预定阵地即可使用,火力覆盖周围海域无死角。与40毫米和20毫米高炮共同构成了岛上防线的火力支持网。此外,岛上还部署了40毫米榴弹机枪,其最大射程为2200米,有效射程为1500米,杀伤范围达到15米,能够击穿约50毫米厚的钢板,对软性目标、登陆艇甚至轻型装甲车具有极大的威胁。
岛上除了沿海岸线高水位处建立的混凝土碉堡外,还挖掘了多个散兵坑。在日常生活区域内,岛上还建设了大量碉堡以及预先设立的迫击炮阵地,这些阵地的射界开阔、角度宽广,可以从不同方向形成交叉火网,有效控制周边小路和机场跑道。岛内有多个原陆战队99师建设的半地下掩体和防空洞,这些掩体大多由泥土和自然生长的草皮覆盖,其中最大的一座半地下掩体可容纳数门105毫米榴弹炮,并且设有坡道。目前,这座掩体停放着120毫米迫击炮车和一些重要装备的零件。较小的半地下掩体可以容纳两门75毫米榴弹炮,现多用作仓库存储。岛上还有一些完全地下化的掩体。
三:目前太平岛的设施
太平岛的交通建设以一条贯穿全岛的平整水泥跑道为主,此外,岛上的其他路面也已铺设水泥,环岛步道作为辅助设施,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横跨全岛大约需要5到10分钟。二战期间,为了军事需求,岛上建有栈桥式码头供军舰停泊与运输,现如今只剩下栈桥,补给物资仍需要通过运补舰或商船停泊后,使用胶筏将物资驳运至岛上。为了提高码头和机场的功能,方便驻军,最近新建了一个离岸式码头,采用沉箱式设计,码头的泊位水深达到8米,理论上能够停靠万吨级军舰。目前,3,000吨级的海巡舰、康定级护卫舰以及中和级登陆舰都能顺利停靠。
太平岛的机场也进行了改建,新增了两组2,500加仑的直立式储油槽,并配备了两组输油、加油等相关设施。改建后的机场能够支持F-16战机、C-130运输机的起降,也能为P-3反潜机提供起降条件。岛上的重型武器与弹药每3到4个月由海军运补一次,军舰主要负责重要设备或军品的运输,而人员的食材、器具、装备、耗材、瓶装水、油料及日常用品等,则由民间商船航班每月负责运补。此外,岛上每月产生的不可处理垃圾、废弃物、故障机件、邮件以及人员运输等,也都由运补船承担。
全岛分布有3部柴油发电机和120KW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每月需要消耗300桶55加仑的柴油。太阳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16%,主发电机全天候运转,主要供应食材冰箱、雷达机房、休息区、医院等设施的电力。岛上有地下水井,地下水储量充足,水质接近矿泉水,但长期抽取后出现盐化趋势。为了弥补这一点,岛上还建设了雨水蓄水池、沉淀池以及海水淡化厂等设施。海水淡化厂每天运行4小时,能够生产约6,000加仑淡水,虽然水质略有咸味,但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和洗漱,而饮用水则以瓶装水为主。
四:中国收复太平岛的能力
自从国民党放弃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后,中国在1974年成功从南越政府手中夺回甘泉岛、金银岛和珊瑚岛,从而重新控制了西沙群岛。取得这一外海战略据点后,中国在1983年4月起便频繁前往南沙群岛寻找更多的战略位置。1987年11月6日,中国计划在永暑礁建设一个观测站,并于1988年1月21日派遣船舰和建筑工人到达永暑礁进行填海作业。越南察觉到这一举动后立即派遣部队试图阻止,但中国的部队成功驱逐了越南军队。随后,在1988年2月18日,中国派兵占领了华阳礁。
接着,中国在1988年3月14日海面击败了越南抢占赤瓜礁的守军及支援舰艇,并在此战役中取得胜利。中国随后在同年4月占领了东门礁、渚碧礁和南薰礁。到了1994年底,中国海军再次派遣舰艇,护送人员占领了离菲律宾仅209公里的美济礁。中国在占领这七个岛礁后,迅速通过填海造陆,建造了可供居住的高脚屋和补给设施,防卫阵地也得到了建设。自这些据点完工后,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活动进入了一段较为平静的时期。
到了2013和2014年,中国对南沙的岛礁展开了大规模填海造陆,涉及南萧礁、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美济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等7个岛礁,造出了1,300公顷的土地,扩张了600倍。到2015年底,填海工程基本完成,重点转向加快建设监控通讯设施、太阳能发电站、码头和灯塔等助航设施。各岛礁上的机场跑道已达到超过3,000米,能够起降歼-11战斗机、轰-6K战略轰炸机、空警-2000预警机、运-20运输机等大型飞机。码头设施的建设也使得056型巡逻舰能够常驻。
中国在这些岛礁上部署了高频雷达,使南海北部的雷达覆盖得以加强,大大提升了对空、海交通的监控能力。若能够控制太平岛并在其上部署500公里探测范围的雷达,南海周边的大片空域,包括文莱的全境,都会被纳入监控范围。通过监控从马六甲海峡及其他重要航道经过的美军航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海军的舰艇活动,甚至可以监听潜艇的活动,尤其是在水下部署固定式声呐系统之后,南海的潜艇动向就可以得到监控。
太平岛位于赤瓜礁南方约70公里,东门礁东南约57公里,距离南薰礁仅约30公里。若发生军事行动,只需要600人的登陆部队、3至4架直-8直升机和20辆装甲车就能迅速展开行动。5架直-8直升机可以在不到一小时内从赤瓜礁、东门礁和南薰礁起飞,运送一个轻步兵连进行垂直登陆,基本能决定战局。其他部队可以通过气垫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车直接从外海登陆,配合一艘071型船坞登陆舰运送后续部队和物资,071型船坞登陆舰上的76毫米舰炮能够轻松压制岛上的防守火力,为滩头作战提供支援。
考虑到太平岛距离高雄港约1600公里,航速较快的护卫舰需要48小时才能到达太平岛,而两栖登陆舰则往返一次需要10到12天,这使得应急支援变得困难。如果需要空中支援,C-130运输机从屏东起飞,约3.5小时即可抵达太平岛,从东沙起飞则仅需2.5小时。然而,若派遣F-16A/B战斗机支援,虽然F-16A/B的最大航程可达3,870公里,能完成往返任务,但滞空时间可能不到10分钟,且武装仅剩两枚格斗导弹,对岛上防守的实际影响较小。
结语:
目前,太平岛的面积有限,主要作为前沿警戒和支撑点使用。在南沙的军事效果不算显著。解放军的潜在战场其实是在距离中国约3000公里的西太平洋,包括菲律宾海、日本本土、琉球群岛以及东印度洋的部分区域,南海的战略重要性已逐渐下降,太平岛在这一背景下的战略地位也愈加不突出。当台湾解放的那一天,太平岛的价值也会随之降低。
股票专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无论是调动还是专注度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