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合法吗替尔泊肽组患者的平均体重降幅为2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肥胖和糖尿病问题的关注,GLP-1类药物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其中,比较火爆的有丹麦诺和诺德研发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美国礼来公司研发替尔泊肽(Tirzepatide)。
本文将从结构与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副作用、使用方式及适应症等多个方面对它们进行详细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种药物。
结构与作用机制
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但它们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
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通过模拟人体自然产生的GLP-1激素,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它还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延缓胃排空,减少食欲,进而达到减重的效果。
替尔泊肽:是一种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它不仅激活GLP-1受体,还激活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IP是一种与GLP-1协同作用的激素,能够进一步增强胰岛素分泌,同时减少GLP-1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和呕吐。
展开剩余77%临床效果
减重效果
司美格鲁肽:在STEP系列研究中,使用2.4mg剂量的司美格鲁肽在68周时的平均体重降幅为14.9%[1]。
替尔泊肽:在SURMOUNT-5研究中,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在72周时,替尔泊肽组患者的平均体重降幅为20.2%,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3.7%[2]。此外,替尔泊肽在关键次要终点上也表现出色,例如有31.6%的替尔泊肽治疗患者实现了至少25%的体重减轻,而司美格鲁肽组仅为16.1%[2]。
<图源:礼来官网>
降糖效果
司美格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司美格鲁肽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平均降幅约为1.0%[3]。
替尔泊肽也表现出色。在SURPASS-1研究中,替尔泊肽作为单药治疗,与安慰剂相比显著降低了HbA1c水平。研究结果显示,替尔泊肽5mg、10mg和15mg剂量组的HbA1c降幅分别为2.0%、2.1%和2.3%(安慰剂组为0.1%)[4]。
副作用
胃肠道副作用
✅司美格鲁肽: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在用药初期较为明显,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减轻。
✅替尔泊肽:由于其额外激活GIP受体,替尔泊肽的胃肠道副作用相对较轻。
替尔泊肽虽然总体安全性与司美格鲁肽相似,但由于其双重作用机制,替尔泊肽在减少低血糖风险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注意:用药期间是否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症状,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使用方式
✅司美格鲁肽:目前有皮下注射和口服两种形式。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口服剂型每天一次。
✅替尔泊肽:目前仅提供皮下注射形式,每周一次。
适应症
✅司美格鲁肽: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肥胖或超重人群的体重管理。其中司美格鲁肽(商品名Wegovy)被批准用于肥胖或超重成人(BMI≥27kg/m²且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或BMI≥30kg/m²)的慢性体重管理。
✅替尔泊肽(穆峰达):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肥胖或超重人群的体重管理。其减重适应症主要针对BMI≥28kg/m²的肥胖人群或BMI≥24kg/m²且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的超重人群。
🔔总结与建议:
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都是GLP-1类药物中的佼佼者,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替尔泊肽凭借其双靶点作用机制,在减重和降糖效果上略胜一筹,同时胃肠道副作用更轻,耐受性更好。不过,司美格鲁肽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口服剂型的便利性。
对于患者而言,选择哪种药物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健康状况、治疗目标。
如果减重效果是首要目标,且对胃肠道副作用较为敏感,替尔泊肽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那些更倾向于方便的口服治疗方案的患者,司美格鲁肽的口服剂型可能更具吸引力。
总之,无论是替尔泊肽还是司美格鲁肽,都为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专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