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配资网站电影队在队长丁永红同志的带领下
我与郝科长的战友情缘
文 / 乔枥玮
十多年的军旅生涯,记忆里满是部队的老领导、老战友。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我的记忆,反而将将那些镌刻在心底的影像打磨得愈发闪亮。郝书常科长,就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位好领导。这位1972年底入伍的老兵,因其关爱部属、平易近人,我们都说他是名副其实的“好科长”。他在原兰州军区守备师政治部担任宣传科科长期间,以铁一般的工作作风与兄长般的人文关怀,将宣传科打造成团结高效的战斗集体,让科室工作屡获师首长和政治部领导的肯定。
郝书常科长与作者在守备师大礼堂前合影留念
【领略郝科长的“严管”与“厚爱”】
1989 年春季,我入伍来到贺兰山下的守备一团,下连后不久便调到守备师电影队当放映员,从此,认识了时任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郝书常同志,并结下不解之缘。因为他对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郝科长是河北人(后入伍地划归天津),他具有河北人性格的典型特征:秉性耿直、为人刚正、忠厚坦诚、温文尔雅。他随和,平易近人,关心部下,对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情况都放在心上,有事没事就到电影队转转,和大家聊聊天、拉拉家常,鼓励大家学知识、长本事。他对工作要求极其严格,常提醒电影队的同志们:师电影队是兰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先进单位,大家要扬长避短,再接再厉,不断创造新成绩,切不可背上包袱止步不前。电影队的同志们不负众望,在丁永红队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新路,在创新幻灯片制作和利用幻灯片宣传典型、配合中心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深受广大官兵的好评。
郝科长与连队报道骨干合影
平时,郝科长对我们这些机关兵总是客客气气,没有一点架子。但严厉起来也丝毫不留情面。我在守备师政治部电影队工作时,就亲历过他对我们严中有爱的关心爱护。一次,我们电影队一名老兵没有出早操,早操结束后,郝科长直接到电影队,把老兵堵在宿舍严厉批评,并规定:以后凡因放映任务推迟半小时以上休息的,可不出操;正常情况一律按时参加政治部统一出操。此后,电影队出操基本保持在"满员"状态。还有一次,电影队连续几个星期天加班,没时间洗澡、洗衣服,几个老兵发牢骚,恰好被郝科长听到了。他了解情况后,批评了电影队长,同时调整了有关工作安排,并强调: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侵占战士的休息时间。
郝科长在工作方面也特别注意培养严谨细致作风,比如让我们帮科里抄写、装订材料,帮助布置会场等,他都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并亲自检查抓落实。有一次,郝科长让我去办公室帮助装订材料,有一份文件,因为订书针位置不合适,被他挑出来,要求重新装订。然后,他又教我怎么装订公文,从装订角度到边距标准,仔细做了示范。这种手把手教我机关工作的“绣花功夫”,从点滴培养了我的基本功,让我受益匪浅。
在一次宣传科全体人员会议上,郝科长语重心长地说:“师办公楼一进大门非常醒目的位置有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严、细、快、准、实’。大家天天上楼下楼都习以为常了,其实这五个字堪称五字真言,概括了机关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精辟而全面。如果能按照这五字真言养成了好作风,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到哪儿你都是宝贝。”在我后来的工作实践中,我真切地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五字真言成了我的座右铭。
【团结出战斗力,郝科长带出了“好队伍”】
郝科长常说,作为一个单位,凝聚力决定战斗力。要想平时能完成好任务,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必须打造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战斗集体。宣传科的人员素质好,结构合理,潜力很大。段崇智、畅西峰同志都是过硬的营教导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基层领导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搞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教育都是行家里手。王玉峰同志素质全面,理论底子厚实,有师团两级政治机关工作经验,善于谋划。何哲同志是优秀新闻干事,思想敏锐,工作勤奋,文字功底扎实。何改民同志是优秀指导员,组织文化体育活动方面颇有专长,办事能力很强,善于组织协调。王发辉是优秀战士提拔起来的新闻干事,爱钻研、肯吃苦,工作能力强。刘德义同志最年轻,好学上进,工作积极主动,勤奋扎实,工作能力提高很快。电影队在队长丁永红同志的带领下,队伍兵强马壮。
郝书常科长在“全师教歌员培训班”检验教歌员学习情况
郝科长一直认为他很幸运,遇到了这么个好“班底”。他珍惜这个队伍,笃信只要把大家团结凝聚起来,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他诚心诚意地尊重每一个同志,特别是尊重资历和职务都和自己差不多的老同志,虚心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坦诚地与大家沟通交流,及时协调工作,解决问题。大家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协作,每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每个人都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和生活。正是这样的环境氛围,使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比如,针对当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部队的影响,在全师开展大唱革命歌曲活动,创建“百首歌连”,大力弘扬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基层文化阵地。专门集中时间举办教歌员集训班,为全师每个连队培训了两名以上教歌员。大唱革命歌曲的群众性活动在全师开展得红红火火。宁夏回族自治区音协主席潘振声同志也被请来到连队教唱歌曲,指导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的大型歌咏比赛上,师组队参加,荣获一等奖。
宁夏歌咏比赛颁奖现场。二排左二郝书常科长,左五徐海滨副师长,左七守一团王法春政委,左八陆林周副师长
为进一步推动部队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师政治部还在守备师三团召开了基层文化工作现场会,兰州军区转发了我师开展文化工作的经验。这期间,部队思想教育的任务也很重,根据师政治部的统一安排,宣传科及时开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专题教育。
与此同时,在师里的大力支持下,宣传科还积极协调宁夏教育学院,在全师普及干部大专教育。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师干部大专普及率在兰州军区遥遥领先。
郝科长平时抓工作有条不紊,关键时刻也冲得上去。1990年,全军召开基层建设经验交流会,指定守备师在会上介绍经验,师政治部领导决定由组织科长唐喜才和宣传科长郝书常共同负责撰写材料。他们关在师招待所,不分昼夜,连续奋战了十五天,终于完成了任务。郝科长累得晕倒在招待所。他的工作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1990年底,荣立三等功。
守备师宣传科全体干部战士合影
【郝科长鼓励我成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我也不例外。我当兵后的最大愿望是想考上军队院校,但到部队后,才发现参加军队院校考试有很多限制,比如,第一年兵是不能参加军队院校考试的。于是,我暂时放弃了考军校的念头,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目标。好在进入了师电影队,这里工作环境宽松、气氛和谐,电影队丁队长和宣传科郝科长非常关心我们。特别是郝科长,一直关注着我们的学习与成长,经常教导我要时时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抓紧看书学习。那时的我,年轻气盛,什么都想学,哪个都想做:一会跟着丁队长修电器,一会跟着老兵杨双良学摄影,一会跟着徐继军学习弹吉他......总之,对什么都感兴趣。
有一次给郝科长打开水时,他问起我业余时间在做什么,我便谈了自己的想法。郝科长对我说:“一招鲜、吃遍天。先集中时间和精力,把一门学会、学精,你就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学会聚焦,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先选定一个目标,并全力以赴。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什么都抓不住。”听了郝科长的话,我的内心豁然开朗,心态渐渐稳定了。
我对自己作了全面衡量和审视,把目标定在写作上。因我入伍前曾在当地报刊发表过一篇短文,我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潜力。那段时间,在完成电影队日常工作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坚持写日记练笔,并开始学习写新闻稿件。为了尽快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郝科长专门安排新闻干事何哲,在我们电影队举办了一期师直属连队报道员培训班,并亲自到场指导培训。
宣传科组织的连队报道员培训班
此后不久,师直工兵连我的老乡跟我聊天时提供的一条信息,被我写成短新闻《驻宁某部研制成功火箭布雷车模拟发射器》,经新闻干事何哲审核后,登上了《宁夏日报》。这篇不足百字的“豆腐块”,是郝科长对我鼓励和鞭策的结果。至今还保存在我的剪报本里,成为我自学成才的见证。
【和郝科长一起坐火车去北京】
1991年11月,郝科长调任总参防化学院某学员队任政委,而我当时因为要去北京中国图片社冲洗幻灯反转片,有幸和前往总参防化学院报到的郝科长坐在同一列火车上。一路上,郝科长对我的关心让我十分感动。
我此次去北京,是临时安排。1991年底,接到兰州军区通知,守备师电影队作为“全军影视工作先进单位”,要赴京参加全军影视工作表彰会,还要在会议现场播放反映守备师二团团长张民选先进事迹的幻灯片《翱翔在贺兰山上的藏族雄鹰》。因幻灯片是手绘版,需要先拍成反转片才能在幻灯机上播放。反转片类似于电影胶片,需要专业设备和冲洗技术才能完成,普通的照片冲洗设备无法处理。由于部队驻地宁夏银川市及邻近的省会城市西安、兰州都没有冲洗反转片的条件,经多方了解,只能去北京中国图片社冲印。为了赶时间,丁队长让我赶最早的火车去北京抓紧完成冲印任务。
和老领导郝科长一同乘车,让第一次去北京出差的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上车后,郝科长带我到他所在的卧铺车厢。饭点到了,郝科长又拿出了嫂子精心为他准备的牛肉、葱花饼、鸡蛋等,让我和他一起吃。结果,我跟着郝科长一路蹭饭到北京。北京站下车后,郝科长的大哥开车来接他,郝科长又让我搭他们的车,直接把我送到中国图片社。有了郝科长的帮助,这趟差出得真轻松,蹭吃蹭喝还蹭车,省去了奔波劳顿,当天就完成了冲印反转片的任务。这让初次进京的我又一次感受到郝科长兄长般的关心和温暖。
【郝科长送给我一件白衬衫】
1992 年 3 月,郝科长为嫂子在北京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他的儿子郝林也转学到北京。因工作单位住房还没有协调好,家暂时还不搬。郝科长交代让我先帮助照看下他的家。嫂子和郝林走后,我坚持每天到郝科长家检查门窗,隔几天打扫一次卫生。1992年7月,郝科长来银川搬家。临行前,郝科长把我叫到他家,让嫂子拿了一件白衬衫送给我,并一再表达对我的谢意。说实话,我真是受之有愧。我到电影队工作两年时间,从郝科长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他宽厚仁慈、正直善良的人品,一直影响着我,成为我始终坚守的道德准则。
郝科长送我的这件衬衫,从守备师带到21军电影队,一直被我珍藏在箱底。直到1994年底,我选改为志愿兵,换发了新军装后,才舍得拿出来穿。郝科长送我的这件白衬衫穿在新军装里面,感觉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帅气!
【到天津看望郝科长】
2020年9月,我送女儿去天津上大学。去之前,我联系了郝科长,准备去天津拜访他。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大清早,我还没有起床,郝科长已经自己开车50多公里从天津武清赶来接我了。再次见到昔日的老领导、我的“好科长”,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守备师一别已近三十年没有见面了,他依然是那样神采奕奕,身姿挺拔,军人姿态不减当年。他握着我的手,依然那样温暖、那样有力。那天,郝科长亲自驾车,把我女儿送到学校,又带着我参观了他战友的工厂(国内著名饮料"山楂树下"的生产厂家)以及自动化生产线。一路上,我们聊得最多的还是在守备师政治部工作的那段难以忘怀的军旅岁月,也聊了各自的家庭现状。老领导依旧是从前的样子,举止温文尔雅、言谈思路清晰。言语中,老领导对我的关心还是一如既往。
午饭后,郝科长又开车送我到武清高铁站。离别时,他执意要看着我进站才肯离去。当我回头看着他挥手的身影,鼻尖发酸,眼眶发热,我强忍泪水与郝科长挥手道别。原来那些被他的严厉与关怀填满的岁月,早已在我记忆里生根,化作永不褪色的青春剪影。此时这匆匆一别,再见却不知何年何月......
郝科长远不止是我的好领导、好大哥,还是我军旅生涯的向导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这份难以割舍的感恩之情,源于在我政治生命起点上,他引导并介绍我加入了党组织。至今,我的档案中那份承载他厚重期望的《入党志愿书》上,郝科长亲笔写下饱含肯定与期许的评价,如同铭刻心间的灯塔,指引着我踔厉前行。
郝科长在我的《入党志愿书》中填写的入党介绍人意见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幸运,是遇见能点燃你理想的人。郝科长于我,正是这样的存在。他用军人的铁血与文人的细腻,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提高了我的认知,带我走上更高的维度。这正是这位“好科长”、好领导、好大哥留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本文照片由郝书常、丁永红、曾庆旺、杨双良提供)
作者:乔枥玮(曾用名:乔建军),1969年2月出生于甘肃玉门,1989年3月入伍,先后在兰州军84652部队直属队、兰州军区84602部队电影队、兰州军区84810部队政治部电影队、兰州军区84727部队政治处、酒泉军分区司令部、甘肃省军区司令部、兰州军区房管局第一房管所工作,2005年转业。助理政工师,中药学执业药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注册书法教师。
股票专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日照股票配资蒯曼虽然占据优势但并不明显
- 下一篇:没有了